通脹,還是通縮,這是個問題。
問題的核心,還看政府和薪金的關係。
就算金融的黑洞被填好,如果市場在重重監管下無法自由地投資到較高回報的項目或因為太多規條而令新企業缺乏較抵玩的資金去拓展業務,再加上貿易保護令本土市場缺乏競爭和選擇,則政府平賣予銀行的資本卻會由銀行和普羅大眾購買國債之行為"回饋"。尤其在人口老化的地區區,一眾原本可安享晚年現在卻大損其老本的退休人仕肯定會對風險極為忌諱,寧可收"可耻的利息"也不願投放在任何有較高風險卻也有較高回報的項目上。已到了收成期,原本手頭鬆的有銀仕尚且如此;一眾尚有家庭負擔並拼摶中的中堅份子更不會"亂咁來"。至於國債的本源卻依然是財政部的墨水(和稅收)。再者,企業缺乏擴張,人工無法上調,賤物鬥窮人的情形就會出現。本來印銀紙是導致通脹的,可是在投資和消費意慾極低的情況下,泛濫的信貸卻進不了國內的市場,形成國內通縮(但是國外卻可以通脹)的奇象。
可是,要是政府在救金融系統的同時,直接通過各政府直接投資的項目,再加上各種變相補貼和行業及貿易保護以減少國外競爭甚至人為抬高工資和福利,並借各種手段減低全球化外判的可能性,使到資金追遂人工上漲,則惡性通脹重臨絕非奇譚。
由現時各國的手段來看,重心還是先放在恢復金融體系的信用和正常營運上,在輔以一定程度的公共開支去刺激經濟,至於高度的貿易保護卻未見抬頭。在工資和資金沒有互相追遂,消費和投資都低迷的情況下,發生通縮似乎更有可能。
可是,這次因為是用國有化的點子去救市,對日後的經濟發展留下變數。一旦經濟情況在數年間難有起色,在民粹派和工會/左翼份子的夾擊下,屆時政府可能用國有化,高福利和貿易保護去解決問題。如是者潘朶拉的箱子被打開,惡性通脹這頭猛獸將重臨!
The above article is also posted in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s forum at
http://www.hkej.com/template/forum/php/forum_details.php?blog_posts_id=4330
Monday, October 20,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