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自聯儲局議息前兩個半月QE2試驗版啟動時已經開始颷升,至上周五收市時道指由10150.65上升到11192.80,標普五百由1064.59.26上升到1199.21,納指由2153.63上升到2518.21,恒指由20597.35上升到24222.58,上證由2610.74上升到3147.57,日經由8991.06上升到9694.49,德國DAX由5951.17上升到6734.61。黃金價格也突破新高:由1224.92美元/盎斯上升到1388.28美元/盎斯;連白銀也一起颷升:由18.5215美元/盎斯上升到26.9039美元/盎斯。再加上各國對美國聯儲局的做法罵聲四起,看來QE2已經先聲奪人,成功的「製造大量流動性」,令央行頭痛,卻令不少散戶興奮:光兩個半月試驗版加兩個星期正版就有如斯規模,如果持續六個月,那可就不得了,按比例計恐怕道指可達14319.25、恒指35098.27,而上證則到達4578.06了。
等等,不如反過頭來看看源頭到底是怎麼樣。
首先,看看聯儲局在這三個月內長債拍賣的結果:
一、2年期的債券,規模350億美元(相比三個月前.下同,-20億),票息率0.375%(無起跌),孳息率0.400%(-9.8點子),超額認購3.43倍(+0.31倍);
二、3年期的債券,規模320億美元(-20億),票息率0.50%(-25點子),孳息率0.575%(-26.9點子),超額認購3.26倍(-0.05倍);
三、5年期的債券,規模350億美元(-10億),票息率1.25%(無起跌),孳息率1.33%(-4點子),超額認購2.82倍(-0.01倍);
四、7年期的債券,規模290億美元(無起跌),票息率1.875%(無起跌),孳息率1.97%(-1.9點子),超額認購3.06倍(+0.08倍);
五、10年期的債券,規模240億美元(無起跌),票息率2.625%(無起跌),孳息率2.636%(-9.4點子),超額認購2.80倍(-0.26倍);
六、30年期的債券,規模160億美元(無起跌),票息率4.250%(+37.5點子),孳息率4.320%(+36.6點子),超額認購2.31倍(-0.46倍);
七、5年期TIPS的債券,規模100億美元(-10億),票息率0.50%(無起跌),孳息率-0.550%(-110點子),超額認購2.84倍(-0.31倍);
八、10年期TIPS的債券,規模100億美元(無起跌),票息率1.25%(+12.5點子),孳息率0.409%(-61點子),超額認購2.91倍(+0.11倍);
只有兩個變化值得注意:首先,30年期的國債在QE2的旗號下,其拍賣的票息率和孳息率依然下跌,超額認購數減少。雖然拍賣數額比上次多,但是也和長期買家興致缺缺有關。第二,5年期的TIPS債券孳息率跌幅實在顯著,居然達110點子到負數外,其他的實在可說是「波瀾不驚」。不過,30年國債乏人問津和TIPS跌到負息率,明顯地對通脹有相當的預期。尤其5年期UST-TIPS的息差已達188點子,引起市場憧憬資產價格大幅上漲而漁利。
再看看二手市場價格變化:
A. 2年期的債券,孳息率0.35%(-10點子),和拍賣價比-5點子;
B. 3年期的債券,孳息率0.49%(-28點子),和拍賣價比-8.5點子;
C. 5年期的債券,孳息率1.11%(-33點子),和拍賣價比-22點子;
D. 7年期的債券,孳息率1.82%(-22點子),和拍賣價比-15點子;
E. 10年期的債券,孳息率2.61%(0點子),和拍賣價比-2.6點子;
F. 30年期的債券,孳息率4.04%(+33點子),和拍賣價比-28點子;
G. 5年期TIPS的債券,孳息率-0.41%(-58點子),和拍賣價比+14點子;
H. 10年期TIPS的債券,孳息率0.48%(-53點子),和拍賣價比+7.1點子;
總體而言,除30年期長債外,所有長債二手市場孳息率都在下跌,顯示聯儲局已經逐步購入長債以增加貨幣。另一方面,除了3-7年期那批二手價和拍賣價相差較顯著外,其他債券的買賣價也是「好靜」,就算不以每周價而以日價看,其變化也不算急遽,可以說是在正常變化範圍內。至少,正式「起錨」後的QE2和從8月中開始的QE2 beta相比,無論在拍賣規模、孳息率、超額認購比,以及二手-拍賣息差,都沒有令人驚訝的變化。最離譜的變化——TIPS變成負數——卻完全在意料之內。
或許光從債券買賣,未必能看出端倪,那麼直接點: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有否任何較明顯的變化?
上周提到,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以每一項變化的量來說也沒有。自8月中旬QE2試驗版起,購在聯儲局資產內的長債額數就一直上升,最高一周試過增加109.5億美元,最少的一周增加12.43億美元,最近兩周分別增加49.9億美元(10月27日一周)和41.49億美元(11月3日一周),前後累計增加約629.7億美元。
這增加了的629.7億美元資產,到底有沒有變化成信貸和貨幣基礎?
先回顧一下,貨幣是如何「流出去」的。
貨幣流出去的三種途徑
在正常情況下,貨幣可以通過存貸機構由聯儲局中提出其存款、聯儲局公開市場運作,以及美國聯邦政府財政部的使用流出去的。
第一個方法簡單易明,當存款機構發覺手上流通現金不夠應付單據要求,可以直接從其聯儲局的存款戶口中提取。反映在賬目上,則是該存貸機構的存款減少,等值增加在流通貨幣的賬目上。
第二個方法曾經為文詳細介紹,不贄。在賬目上,一級交易商由聯儲局買債得到的「錢」會存到其採用的結算銀行,並先反映到該銀行在聯儲局的存款賬戶上。當銀行面對資金需求時,可再從此賬戶轉成流通貨幣,與第一個方法相同。
第三個方法是,當美國財政部花錢時,收到財政部支票的人/公司兌票時,其銀行將通過聯儲局戶口從財政部轉錢轉到自己戶口再付給持票人,故此流通貨幣增加,財政部結存下降;反之,如果財政部發債,而購買者並非聯儲局的話,錢就會從流通貨幣通過結算銀行和聯儲局轉至財政部戶口。
各機構在聯儲局的戶口變化,可以參考附圖。
存貸機構的定期存款累計上升了29.94億美元,其他存款下降了755.08億美元,美國政府財政部在聯儲局的存款累計上升了90.86億美元。假設存貸機構減少的錢只能去到定期、財政部和流通貨幣的話(海外央行存款變化佔太少部分,略去不計),則流通貨幣應該約是755.08億-90.86億-29.94億=634.28億美元。此外,由於逆回購合同減少了39.57億美元(減少現在從一級交易商抽取資金),則流通貨幣約有634.28億+39.57億=673.85億美元。
不過,同期流通貨幣累計只上升了208.13億美元,有465.17億美元沒有流出去。
首先,同期海外央行儘管在罵聲中仍然增持美元累計約6.63億美元。另外,聯儲局本身的「資本」累計又增加了3.19億美元。不過,更顯著的增加出現在「其他負債」的賬目上,此戶口包括聯儲局尚未付予其股東銀行的股息,以及那些現由聯儲局「收歸旗下」的問題賬目公司的負債(約累計增加了178.01億美元)。把這些計算在內以後,其實尚有187.83億美元流去其他戶口,餘下的只有約277.34億美元沒有流出。
昨天提到,到底是否真的投放得到629.7億美元?未必。別忘了聯儲局給予一級交易商的貸款(用來「多多惠顧」聯儲局的泵錢大計)收縮了150.53億美元。另外,尚有一筆大數未算:ABS+MBS的減值,同期累計已達781.22億美元,合計達931.75億美元。如果把這個數字減去「增生」的629.7億美元國債,淨收縮約302.05億美元,扣除那「沒有流出」的277.34億美元有餘(約24.71億,差不多剛好攤分到其他小賬目沖銷)。
一級交易商的「賭本」少了,因此能購買的證券少了,導致能夠流入市場的貨幣少了,這很好理解。但是,按前面的機制,ABS和MBS應該沒有影響上述任何一個賬戶啊。問題是,聯儲局整個機制是要通過其資產負債表來完成。也就是說,按會計原則,資產=負債+股本。不管細部賬目如何操作,總賬目不能不平衡。因此,儘管ABS和MBS沒有直接影響賬目,實際上等於影響了聯儲局總體資產膨脹,並令到負債膨脹的能力,最終影響到流通貨幣的數量。
這個部分影響頗大,事關就算物業市場穩定下來,長期低息環境以及美國人負債能力的減弱,都能對MBS的價格構成長期下降壓力。原因很簡單:MBS的價格來自按揭的供款。在長期低息環境下,業主都有動機先斷供後用更低利率重組,更不用說新業主會增加首付,減少年期和盡享低息供款。換言之,供款額會持續下降,並導致MBS的估價下降,並長遠影響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擴張能力。
繞了一大個圈子,返回正題:到底最近備受痛罵的泵錢行動,到底有沒有實質影響?有,卻絕不如想像中大。而且,以長債每個月才拍賣一次的情況來看,這個增加並不是很急遽的,只可以在抵消掉ABS+MBS減值後慢慢擴張。
那麼,坊間那種熱哄哄的氣氛從那裏來?過度預期聯儲局QE2帶來的「通脹」前景,在金融機構推波助瀾下,加上國內的實質擴張,市民改變了風險和回報的觀感,而開始把積蓄的錢拿出來「賭一鋪」的結果。但是,由於環球經濟增長緩慢,以及聯儲局的長期泵錢能力受制,所以真正能用來「撐市」的資金有如浮沙,在大戶飽颺而去後,只靠散戶資金支撐的市場隨時會塌下來的。
記着這一點,然後記着長債通常分兩批:一批在每個月月頭,另一批則在月尾拍賣;而拍賣後的翌日,聯儲局通常開始回購去供應貨幣。供應多少則觀察拍賣量和孳息變化(簡單說:跌,供應;升,收縮)。這樣,通過觀察債券買賣估計資金供應變化,加上技術指標,可以分析市場上落的情況,以迴避風險甚至取得收益。
dtwchan@yahoo.com
Saturday, December 4,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