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周淺析過一些中國的經濟數據,今天且換換口味,談一些美國的數據。開始之前,請讀者代入以下的情景:
貨品積壓
賬目扭曲假設你是一個機器廠老闆,1月份有100萬元新訂單,2月份有105萬元新訂單,3月份有110萬元新訂單,如果每個月都是每天八小時、一個月開工二十五天,那麼驟眼看來,機器廠的生意一直都有增長,應該值得「烚皮」,對不?
且慢,如果我再告訴你,這個數字不是直接統計出來,而是把每月付運訂單加上即月的未付運訂單,再減去上月的未付運訂單(頭暈了吧)計算出來的,你還會那麼「烚皮」麼?
大話怕計數:
假設去年12月未付運訂單價值為250萬元。
新訂單=即月已付運訂單 + 即月未付運訂單-上月未付運訂單:
1月份:100萬 = 150萬 + 200萬 - 250萬
2月份:105萬 = 130萬 + 175萬 - 200萬
3月份:110萬 = 110萬 + 175萬 - 175萬
常被視作經濟盛衰指標
這樣一看,原來1月份到2月份的所謂「增加」,完全是由公式計算方法「衍生」出來。說清楚一點,不論即月付運抑或未付運訂單,實際上都在下跌,只不過因為積壓下來的未付運訂單開始付運,這才變為所謂的「新訂單」。2月份到3月份的「上升」亦然。假使到4月份計算出來的「新訂單」是115萬元,而已付運訂單下跌至90萬元,由於3月份的未付運訂單是175萬元,4月份的未付運訂單倒過來算就是200萬元了。雖然未付運訂單比3月上升了,但已付運的訂單依然在下跌,意味積壓貨品和應收賬同時增加。就算利用財技可以讓機器廠盈利先入賬而支出分開並延遲入賬,甚至取得稅務優惠,公司的問題依然存在,只是在賬目上被「扭曲」反映出來而已。
現在讓我們看看下列數據(以10億美元計):
3月份:160.9 = 175.1 + 759.0 - 773.2
4月份:163.5 = 173.8 + 748.7 - 759.0
5月份:167.5 = 168.9 + 747.3 - 748.7
這和上述的例子何其相似!這是什麼數據?
答案:2009年美國耐用品新訂單。
美國的耐用品訂單數據是其中一個被市場看作經濟活動重新活躍起來的指標,而且屬於較實在的一類。理由很顯淺:耐用品,包括各種運輸、開採、建築、製造、通訊、計算、國防等等的機械和設備,生產和消耗周期較一般日用品長,而且與經濟活躍程度存在較密切的關係。經濟活躍,人對衣食行資訊的要求增加。當需求超過當前的生產力時,對能生產這些必需品的設備的需求也會增加,並最終反映在對耐用品的新訂單上。經濟學家會用耐用品新訂單的變化,作為其中一個肯定經濟復蘇的指標,原因在此。
可是,這樣一個指數,卻不是直接調查統計出來,而是「計算」出來的。關於耐用品新訂單數據對經濟帶來的啟示,下周二再談。
Tuesday, October 13,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