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時間關係,筆者這篇文章趕不上分析今年第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另一方面,本年的預測又已在《信報》的1月1日特別版發表,回顧卻又在12月完成,筆者也尚浸於節日氣氛當中,繼續輕鬆,姑且雜談以下數個題目。
一、雙底衰退
曾特首講起「雙底衰退」,看來似屬期望管理,把醜話說在前頭。不過,某程度上說,這又是否順便表達在來年政府「開源節流」的企圖?節流就很明顯:減少開支;至於開源,除了增加收費外,會不會有向中央政府政策支援之意?木宰羊。
不過,香港2009年的經濟基本受益於中資企業來港上市,中國資金到港置業,和中國人來港旅遊消費都有很大的關係。特首的說話,會是自己心血來潮,認為下年中國經濟將有拐點,還是認為下年中央政策收緊來救自己?又是木宰羊。
二、上海樓市
筆者的手機短訊中,見最近一些在上海浦西地區的靜安、長寧和盧灣區(包含使館區)的二至五年新的多層大廈的每方米價格有再下降的趨勢。先前開價450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的現在跌到約40000元;開價33000元的跌回約每方米29000至30000元;其中一個較誇張的,居然由34000元跌至28000元(!),筆者致電相詢,業主似頗欲求售,但是價格已是最低,不能多減,但可以清理或留下家具。該地段其實在早前飆升時價格已經脫軌──在三年前左右才每方米25000至28000元。現價不過是回歸「正常」而已。筆者沒有意思置業,也就沒有多談。
與此同時,新樓盤的價格雖然回軟,幅度遠沒有二手樓厲害。比同級二手樓開價高出15%左右,而且大業主減價意欲不強。至於銷情看似不錯,然而,「封盤」後不久又往往有「少量加推單位」,頗為有趣。
三、磚頭融資
筆者就一些項目為企業找內地銀行融資,和對方的客戶經理談起何以內地的貸款有事沒事均要有房產抵押才容易有著落,對於其他資產,無論是應收款、海外採購回來的設備,又或是庫存等等,不是缺乏相關產品,就是息差達600至800、甚至900點子,再好也要300至400點子左右。對方認為,一則內地缺乏精細風險評估的人才,需要的數據亦不足,難以作精確的評估。至於其他資產,不是風險高到難以承擔(如應收款),就是缺乏二手市場(如消除庫存)、期貨市場和租賃市場(機器等),結果是「含含糊糊的糊掉了」。這「含含糊糊」的四個字到底是什麼,筆者也不好追問。可是,缺乏二手市場,尤其是拍賣和租賃市場,確實浪費很多本來可以作為融資工具的資產;也令銀行生意難做。
上海十年內超越倫敦──股市市值或者有可能,筆者不敢妄下斷語;但是成為世界第二大金融中心,似乎要有頗大的改變才成。(明續)
dtwchan@yahoo.com
Tuesday, January 5,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