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中國的情況,前文數字只作參考。除此以外,中央的根本和引伸的政策更為重要。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中國訂立了新的方向。簡單地說,就是要發展內需以解決問題,這方向的體現在於讓外地戶口,能夠比以前更容易轉戶以及落戶。
沒有「四金」減少消費
內地現在的大量流動人口因為沒有辦法轉移戶口,沒法享受工作城市的福利,結果一方面無法落戶,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供「四金」——即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所以,甚至連回鄉後的福利都沒有。
所以,這些流動人口都不得不存錢保障自己,導致他們在工作地點的消費能力和意欲均很低。因此,表面看來,如果容許較容易轉戶,則自然能同時解決福利和消費的問題。
仔細點想,這做法和方向有以下的問題:
1. 為外地來打工的人提供「四金」,固然對他們的生計和當地消費有積極意義。但是,眾所周知,四金帶來的工資成本可不是開玩笑的。一般來說,要是月薪有3000元(人民幣.下同),連同四金,公司的實際成本要多付約40%,變成每月4200元。
如果再加上公司保險及其他燈油火蠟,就差不多每月5000元。由原本只需付3800元,卻變成5000元,足足上升31.6%;這對企業是一大負擔!
2. 上述情況會衍生二個問題。第一、較高的工資將令企業利潤下降。第二、毛利率下降,除非企業生意非常興隆,欠缺人手,不然只會減低企業請人的意欲。尤其要注意的是:除了輕工業外,服務業和建築業也都是請人「大戶」。人都請不足,如何催谷消費?消費不夠,又如何令市道興旺?
未有中級以上品牌
3. 此外,不少輕工業和零售業的公司不是外國直接過來的品牌就是在中國作貼牌生產。這些外資企業來的目的,就是為了便宜的工資。本來這幾年人民幣的幣值緩步上升,已令中國製品在價格競爭上漸漸輸給越南、泰國、印度,甚至東歐。如果再為「增加消費而變相硬性規定工資上漲」 的話,則不少外資生產企業會考慮撤離中國。
因此,在零售的增加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這些輕工業卻倒過來減少人手,有得有失,會否得不償失,還看零售業和服務業能否取代輕工業而成為支柱。
4. 與第三點一體兩面的是,雖然目前中國市場大,在中國內銷的產品雖然多,但是能打進中級以上的市場的有品牌的產品,卻仍以外國品牌為主:消閑服裝品牌如Uniqlo, Giordano, Espirit;運動產品如Nike, Addidas, New Balance, North Face, 服裝連鎖店如Zara, H&M, 日用品的Proctor and Gamble(P&G), Johnson and Johnson, Wyeths;影音產品如Samsung, Sony, 電腦和周邊產品如Apple;超市連鎖店如家樂福;快餐連鎖店如肯德基, Starbucks, 麥當奴;製藥如Novartis, Merck;化妝品如Lancome, 資生堂,Clinique,更不用說奢侈品牌子如Chanel, LV, Prada, Gucci等。
中國在這些消費零售的「大腕」(即港人指那些有權勢、有地位的人)的角色,基本上是出租勞動力和土地。就算成立中外合資的公司去投得經營權,如肯德基和家樂福,都只可以視為出租費之上的地主佣金而已。因為該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品牌和經營之道,都不屬於中國的公司。前者非常明顯;後者則顯示,在經營文化無法完整地轉移至中國企業上。
5. 第三和第四點引伸出更核心的問題:目前中國的零售消費行業,手上握有資產而發揮槓桿作用的主要是外企。從企業的角度看,中國的企業,除少數外,難在這個市場分享大額的利潤。從個人的角度看,由於資本賬不開放,令到中國公民無法從資本市場中分享這些外企的利潤。兩者不利資本累積。再加上「兩多兩少」 :內地稅務繁多,開業手續多,銀行金融服務少,法律對知識產權保護少;進一步減弱中國自身的品牌的壯大。
6. 如果用更宏觀一點的角度看,要以四至五億平均每月收入約6000元都市人的消費,去拉動其餘近八至九億平均每月收入約800元鄉鎮人的消費,而且這四至五億人中,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間接和外企工作。
人工和福利的上漲不會令到這些企業請更多人,民間資本的不足和體制的低效則加重投資成本和風險,同時減低通貨流通時在經濟上產生的槓桿作用。更可怕的是,一旦城市的生活水平提高遠高於工資,則事實上,在不借貸下的實際消費力是減弱而不是增加。至於長期借錢消費的惡果,看看美國就知道。
須生產消費並重
總結以上六點來看,在現階段企圖用消費產業,代替製造產業來拉動經濟,在國富民窮和體制效率不足下,是難以發揮應有的槓桿作用,以拉動經濟。從根本上看,經濟活動就是大家互通有無的過程。三十年前在十億人口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對生活要求不高的時代,單以出租廉價勞動力和土地予外國商家,已足夠交換各種不能從內地求得的原料,生活品和服務。隨着從出租以致開始抽佣金,中國國民對生活的要求上升,所需的物品增加,自然地亦需要附出更多和其他人交換。
試想像如果中國人均所得總值要由現在約每年3000美元,上升至接近香港的約每年30000美元(即約上升十倍),到底要多拿多少產品和服務來交換?中國既不像美國,可以用其信貸和債務當作商品出口;也不像德國和日本已累積了相當的工業品牌出口,更不像澳洲、加拿大、巴西和俄羅斯蘊藏充足的天然資源(俄羅斯更有核武威脅)去交易,甚至不像韓國和東南亞諸國面對較少的人口拉動。因此,中國不能完全依賴一種產業,必須要「兩條腿走路」:生產和消費並重。
在此前提下,改善體制造成的浪費和低效率,並且讓國民有充足的環境創造價值,以交換世界的產出和服務,這才是發展的方向。讓遷移人口獲得福利保障是利民的措施,應該實行;但是說這種措施可以拉動內需,恐怕有點文不對題了。
dtwchan@yahoo.com
Monday, December 28,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