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5, 2010

「銀行多過米舖」不復再 (刋於2010-4-21信報財經版)

有一句老俚語「銀行多過米舖」 ,是形容七十年代香港銀行的分行遍布港九新界,比供應主食的米舖的數量和密度還高的興旺狀況(當時超級市場和包裝米剛剛興起,尚未普及)。後來電子櫃員機興起,部分原本要在分行處理的事務由櫃員機代替,但是由於尚有大部分和客戶的互動尚需人與人之間面談安排,所以分行數目仍增加。及至千禧年,網絡技術發展成熟,網上和手機理財開始普及,大部分分行的操作都可以由客戶自行通過網絡完成,分行的主要功能轉為銷售點,數目才開始停滯甚至減少。

最初期的銀行和米舖分別不算很大。米舖入不同種類的米,然後加上自己的利潤再專賣出去。賺取的是買賣差價。由於米本身雖然有不同種類,但是基本上仍然是同種類的東西,所以,接近於商品市場的運作。米舖利潤多少視乎能否同時掌握買賣價格的變化:在平價時鎖定價格大量入貨,在貴價時適當的逐次銷售,在米變壞或顧客口味變化前以最好價錢全部賣出,賺取最大利潤。

萬一買貴貨或買錯貨,也要想辦法賣出套利,甚至刻意拋貨,以本傷人,讓對手存貨積壓無法處理時,甘付費用讓該「醒目」米商處理。

以前的銀行亦然:銀行付出成本(利息)從存戶手上「買」錢過來,然後再「賣」出你的錢,去賺取利潤(利息) ,其毛利就是利息差(因此活期幾近無息,因為沒有在特定期間內「買斷」資金;定期則由於幾近「買斷」,所以要付利息,並且如果存戶提早贖回,即收回貨品,就要收取「毀約金」——罰息)。

當然,和米舖不同的是,銀行不是真正買賣「錢」,而是「調動」 錢並賺取息差。也因為這樣,米商無法在米的供應量上製造槓桿放大利潤,而銀行則在政府發牌監管下容許在錢的供應量上使用槓桿。結果,自然而然,銀行比米舖多。米舖和小型雜貨舖最終一起被超級市場取代。

超級市場和米舖/雜貨舖最大的分別,不光是在裝修和貨品種類上,還在於其賺錢模式上。米舖/雜貨舖主要是簡單的買賣生意,超市則是除賺取買賣差價外,還霸佔好位置後,再以上架費「轉租」予貨物供應商銷售其貨物,並利用其雄厚資金大肆宣傳之餘還可以收取供應商宣傳費。

由於超市好位置及強大的宣傳能力,貨物銷量大,因而能倒壓供應價格,減少貨物成本和價格波動。更甚者肥水不流別人田,乾脆向上游擴張,實行「一條龍」模式,對各種貨品都推出自身品牌,獨佔利潤。

現代銀行何嘗不是?儘管貨物買賣差價——息差仍是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在競爭和政府管理下毛利有限,所以要向其他各種「收費」發展。銀行代理發行商買賣各種金融產品,無論是信用卡、股票、基金、債券、結構性產品及衍生工具等等,銀行均會向發行商收取如「上架費」的佣金。

此外,銀行亦會要求發行商分擔其推廣費(有時也不用,轉變形式為贊助,或者「有人出人」) ,更不用說也向買家收取各種管理費和洗用作為貨物本身的「差價」。正如超市一樣,現在銀行往往也是一條龍服務,連「生產貨物」 自己都做,以致不少銀行都有自己的信用卡、基金,甚至保險。

銀行要對在當時的顧客對投資回報和風險的態度和喜好掌握清楚,決定「採購」和「推廣」哪些金融工具,並且要搞好公司形象,加強滲透率,提高客戶的數量和質素,反過來加強和發行商談判的籌碼,才是致勝之道。投資者無論研究本港、外國銀行還是內銀股,都要留意上述的收入,支出和相關負債。

答讀者L君:請先看【圖1】:1992至2010美國零售銷售額和十二個月期美國國債孳息的關係。由此圖看,由1992至2001年美國零售銷售額是不管國債孳息變化總體上升。因此,由1992至2001年總體看,零售銷售額和國債孳息變化關係不大。反映在R2上,其值才不過0.1214,關聯度不深。


放大圖片

2001至2007年期間該數據沒有提供,無法作分析。

到2008年時候【圖2】,當次按問題出現,就出現兩個時期:2008年是同步下降,然後2009年再成反比方向變化。上星期三的文章是反映後一半,當量寬開始出台時的情形。其標準差,儘管取樣量少,仍然只有3.8311,在其線性回歸公式: y = -4995.8x + 330.07中,誤差不大。


放大圖片

2008年次按爆發、但是量寬未出台時,則那線性回歸圖如【圖3】示,成正比關係,關聯度R2達99.35%,標準差甚至比2009還低,只得1.1460。當然,量寬未出台,債券價格上升是抽走資金,也代表市場對經濟沒有信心,故此零售銷售額就一直下降,直至量寬出現「運轉乾坤」。


放大圖片

dtwchan@yahoo.com

陳大為


內地體育產業還欠東風 (刋於2010-4-20信報財經版)

在上星期收到讀者L君的電郵,指筆者在上星期三的文章中的線性回歸分析取樣不足,應盡取網上公布數據作總的和局部的分析。筆者非常感謝L君賜教,並於明天一文補上。讀者的意見是筆者最好的老師。

周六和周日舉行一級方程式賽車上海分站的比賽。場面不算熱鬧,約有七成滿,包廂更只有法拉利車主會包下,其他均空空如也。和筆者在2008年看的那次包廂「全院滿座」相比,實在一年不如一年。

此外,雖說每張入場券包800元的消費券,可供場內指定商號消費。但是全場眾多攤檔中,卻只得兩檔餐飲,一檔麥拿倫車隊的專賣攤位,兩檔上海賽車場自己賣衣服的檔口,和一檔聯想(992)電腦接受消費券。更妙的是聯想電腦那一檔根本是個廣告攤位,完全沒有銷售任何物品,消費券根本用不上。

告示沒有英文

再說交通。地鐵十一號線原本是能夠直達賽車場。在星期六排位賽當天起了作用。但是居然在正日卻封閉上賽場站,理由是仍在試行階段,沒有能力負擔客流量,這也算正常。

可是,上海賽車場事前總不會完全不知道地鐵的情況而沒有早作安排吧。只見星期六當天地鐵站內外沒有指示,而上賽場只在星期六賽事完後才有通告牌告知觀眾星期日地鐵封閉——而且只有中文、沒有英文,試問外國遊客怎麼辦?

筆者提起F1,因為幾日前見孜金兄論及內地體育用品市場大有前景一事有感而發。內地機會多但配套缺,造成大舉發展障礙。

按道理,以中國人口之多,收入雖面對高通脹威脅但整體消費力有所提升,對健康和美態都開始友所追求,而且中國在多項運動項目表現出色,已經有自己的體育明星的情況下,像體育用品這些「較抵玩」的消費品理應大行其道,內地的供應商如李寧(2331)等應可以抓着此機遇大發其財,甚至在內地市場能威脅甚至取代如Nike和Adidas這類國際大公司。

但是,此事尚未發生。

除了諸如中國人才剛富起來,職業體育界如足球貪污盛行等原因外,筆者認為與整個體育產業和傳媒之間尚欠連動,令到內地體育產業尚未能大幅發展。

體育用品的產品本身已幾近商品,相互間的功能和價格相去無幾。真正的分別在於品牌形象。因此,體育界、產品提供者和傳媒間要組成鐵三角,才能令三方皆贏。

在國外,比如說足球在歐洲,天空電視台、各歐洲球會、以及體育用品公司之間有緊密的商業聯繫。天空電視台本身是專門播放體育運動的收費電視台,亦是英超聯的其中一個贊助商,收費不單止能維持其本身開支,同時因為是每次收費(pay per view),本身就是重要的市場調查數據,可連同廣告時段打包賣給體育用品商。

這些收益則會按場數和球隊打入到比賽的第幾輪和球會分享。球會本身於是除了賣門票收益作為應付基本開支外,尚有第二層的電視廣播和廣告收益分成。

與此同時,球員本身就是「廣告牌」,因此他們的用品本身已經由贊助商供應,減低其部分成本,體育用品的銷售則部分又可與球會分享,為球會帶來第三層收入。

缺乏天空電視台

體育用品商一方面利用球員做宣傳,另一方面,也從提供專業器材予球員作訓練和比賽之用中得到更周詳的人體運動數據,同時改善其產品質素和促進銷售。況且,對球員的贊助變相買下球員在運動用品方面的肖像權,壟斷發行相關貨品的專利,減低其他外來競爭,甚至可以賺取收益。但是現在內地儘管有體育會和體育用品贊助商,但是缺乏類似天空電視台這類收費商業傳媒作為連接兩邊的中間人。相反,在內地能夠作全國體育廣播只有中央五台。

由於是國營電視台,加上中國控制甚嚴,所以,轉播時段自然是由中央五台話事,廣告收益亦當然由中央五台獨攬,不會和體育會分享。除非體育會動用各種關係再加上付出費用,不然中央五台沒有動機製作各種節目和網站去推廣。

內地體育用品商就缺少了一個近水樓台的根據地迅速累積資本,作進一步擴張,造成瓶頸,最終無法與在歐美等地有堅實基礎的國際公司,在全球甚至內地競爭。

dtwchan@yahoo.com


聯儲局控制短息有理 (刋於2010-4-14信報財經版)

昨文提到美國的製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跟職位散失的關係。今天再看看現在零售業數據和國家財政的關係。



請先看圖:1年期短債孳息率(二級市場)和零售業銷售的線性關係:



由圖中可以看到,自從2009年美國聯儲局將其基準息率下調至0-0.25厘以後,1年期的短債孳息率和零售業呈反向關係:孳息愈低,零售數字愈高;反之,孳息愈高,零售數字越低。另外,統計模型顯示此二者有64.92%的關聯,是各種不同債券中最高。其他較高關係的都是以短債為主,分別是:1個月,32.13%;3個月,52.73%;和6個月,55.66%。代表一籃子的債券和聯儲局實際資金成本的聯邦儲備基金利率(FED Fund Rate)都和零售銷售額有47.18%關係。



上述關係背後的理由很直接。債券孳息率低,代表聯邦儲備基金利率處於低水平。即是聯儲局從美國財政部買回來的資產的資金成本更低(正確說是買來的資產折讓更小),等於調低商業銀行向聯儲局拆借的資金成本,變相令銀行更願意借錢出去,從而令消費水平和商業活動都升高。只是,要補充一點:由於採取量化寬鬆措施,因此,美國政府和聯儲局都用更吸引的價錢在二手市場買回債券,變相直接泵錢入各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中。



長息與消費關聯度低

至於長債又如何?用同樣的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卻是關聯度由0.17%-25.3%不等,關係不大。



這個也不難理解。由於消費性開支,除買車外,一般都牽涉短期借錢居多,所以短債孳息對零售銷售改善比長債孳息重要。而零售銷售改善也減少職位散失。所以,無論美國政府還是聯儲局,在2009年時為刺激經濟復蘇,都盡力控制短債孳息,對長債孳息颷升卻是「 闊佬難理」 ,理由就在於此。況且,短債孳息低而長債孳息高,對於通過外貿而賺取成手美元的國家而言會起到替代作用,變相鼓勵他國多買短債而少買長債,短期內能起從他國「 吸水」 的作用,並為弱勢美滙設立下限。拒絕跟從美元下調息口到如此之低者,儘管可通過較高息口吸引資金留下,然而在不景氣下這些都是死錢,借不出去還要乾蝕息。



況且,弱勢經濟卻高息強勢貨幣會令該國更難籌錢開支。對於底子厚、貨幣價格相對其產品/服務內涵值較多折讓的國家而言還可以守一陣子;但是對底子弱的國家會要了她的命。「歐豬五國」就是死在這種情況下。



因此,維持短債孳息高拍賣穩定而放任長債孳息走高,技術上對美國經濟復蘇有利。



輪到醫療改革出場。積極方面,第一,通過了醫改方案後,其他本來被壓在後面的議題,如各種創造就業和改善基礎設施的方案終於排上了議程。雖然對催谷零售市場未必有幫助,但是起碼在奧巴馬第一任期內有助穩定人心,阻止/延緩經濟惡化。第二,如果透過重整醫改可以令政府長期預算開支減低,並且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的話,也有助美國經濟長遠的健康。



醫改有助降低預算開支

但是,有利有弊,姑且把醫改是否有效果撇開不談,改革要落實就會造成政府短期至中期的開支增加,並需要在短期內籌集資金。美國經濟現時仍然疲弱,不大可能加稅和增加各種收費,還是要靠發債籌錢一途。而大量舉債,一來會增加債券供應,讓現價下跌;二來改變市場的預期通脹率,進一步削弱債券的價格,減弱政府籌錢能力;最後令美元更弱,同樣令美國政府更難籌錢,而且更造成入口通脹。再者,美國政府大量舉債卻主要用在醫改和基建上,好處不是在短期內可見,卻可以在短期內和其他市場競逐資金,令真正需要資金的地方卻被抽緊,阻慢了經濟真正復蘇。



4月5日那周的國債拍賣中,無論短債或長債孳息率都自去年8月以來第一次同時上升。造成孳息如此颷升最直接原因就是拍賣規模大,背後帶着市場對美國政府財政的憂慮。在昨晚的拍賣上,三個月和六個月短債的拍賣額比上周輕微下跌,即時令短債孳息下降。很明顯,政府欲維持短債價格在較高水平,以維持一定的貨幣供應,以免消費一下子受影響,進而影響就業。問題是:可以撐多久?



中國股票市場既然開始容許「賭上賭落」 ,在經典通脹來臨、美元長期弱勢下,勢必令無論是公家還是民間炒風更烈。偏偏同時期美國消費能力飄搖,大大削弱中國出口,令不少企業虧蝕。另一方面,工資上漲追不上物價,福利保障嚴重不足,各種資產價格被炒高下,普羅大眾,包括新興的中產階級,實際消費力都被削弱,不利於經濟結構轉型,減少對出口和美債的依賴。中國經濟很有可能在短期更高速增長後面臨大調整,而美國則是不穩定地輕微復蘇。投資者宜多加留意此趨勢。

dtwchan@yahoo.com

美國或面臨另一次麻煩 (刋於2010-4-13信報財經版)

上周文章提到在過去三周發生下列事件:

1. 美國政府通過了醫療改革。

2. 美國在前一周(即通過醫改後),短債拍賣依然理想;長債拍賣轉壞。

3. 美國企業擬增加裁員,儘管同時期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

4. 美國2月製造業數據似好實壞:當月發貨量減少,尚未付運量和庫存量增加。

製造業數據分三部分

首先,探討最簡單明顯的一點:美國2月製造業數據。新聞只報道美國的2月製造業新訂單由上月的總額為1785億美元,比上月升0.9%,是連續第三個月上升。分析界一致看好美國前景,認為復蘇勢頭不錯。

筆者去年9月初發表的文章就曾經拆解過這數據。現在讓我們重溫一下:它並不是直接數據,而是由三部分組成的:新付運訂單 + 本月未付運訂單-上月未付運訂單。

新付運訂單上升固然可以令新訂單上升;本月未付運訂單一樣可以。如果此兩者一起上升,又或者新付運訂單增長快於本月未付運訂單增長,故然反映前景好,訂單多所以貨如輪轉。

就算本月未付運訂單增長比新付運訂單快,並導致一定庫存增加,只要新付運訂單仍在增長中,則整體情況還是可以接受。不過,假若新付運訂單下跌而本月未付運訂單上升,則形勢不妙:因為這意味着經濟活動減慢而庫存增加,最終公司不但盈利減少,連資金也被套住了。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新付運訂單由去年5月起至12月一直回升,與此同時,本月未付運訂單卻一直下降,顯示製造業在該段時間正在減存庫,直至12月。當月新付運訂單上升89億美元,而未付運訂單則減少78億美元,淨增長(和減存無關)約11億美元。

至今年1月,增長更多:當月新付運訂單上升23億美元,而未付運訂單則增加11億美元,淨增長(和減存無關) 約34億美元。可是,這勢頭卻已在2月遭打破:當月新付運訂單減少5億美元,未付運訂單卻增加了44億美元之多,淨增長(和減存無關) 約42億美元,反映在同期庫存上,2月比1月增加了25億美元,1月又比去年12月增加了13.43億美元。

由去年12月累計至2月新付運增加了18億美元,本月未付運增加了55億美元,庫存增加了38.58億美元。未付運和庫存合起來上升了93.58億美元之多,新付運卻僅僅增加了18億美元─這和經濟復蘇前景不符,更像製造商對前景過於樂觀而造成生產過剩。

儘管現在流行直銷和精簡供應,但是由製造商沿着供應鏈往下游一直至零售商,需要一定時間。因此,生產商的未付運訂單和庫存增加較新付運快,顯示市場觸覺更敏銳的分銷商和零售商開始減少庫存,並推回上游。

事實上,剛公布的分銷商銷售和庫存已顯示了這點:分銷商的零售這兩個月增加了57.85億美元,庫存則增加28.32億美元;銷售及庫存比則沒有改變,仍然是1.16。當分銷商的銷售改善時,卻沒有因此按比例增加庫存,還是保持相對較低的庫存。雖然零售商的詳細數據尚未公布,不過,2月的簡單預報也公布:零售商的零售在2月的銷售比去年12月,增加了17.29億美元。增幅比分銷更慢,而分銷又慢於製造,這都反映零售業疲弱。

失業時間一直拉長

零售業不振對美國經濟有顯著影響。美國近數十年已經從生產主導轉為消費主導,零售欠佳不只影響經濟復蘇,更影響就業。美國2000年12月起至今年2月零售業銷售額和獲聘工數以及消失的職位數目(離職目數減新職位數目)的關係。

數據非常直接:消失職位數和零售數字成反比,獲聘人數亦和零售數字成反比。如果用2007年起至今年2月的同樣數據做一次線性回歸分析會更明顯,如【圖】所示。


放大圖片

結果是:消失職位數字 = -33.514 x零售數字 + 12142

相關指數 = 0.815 = 81.5%相關。

這結果說明零售數字下降,會令消失的職位上升,而且以近三年的數字來看,相關程度達81.5%,即消失職位的變化有81.5%源自零售數據的變化。雙方呈此起彼落的關係。

縱合上述各點,美國的製造業疲弱的復蘇及庫存重新開始積壓,反映下游的分銷商和零售商對未來的一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的銷售疲弱,而為避免資金被套都選擇向上游壓貨的方法,這自然影響製造商的資金流。

另一方面,零售商的銷售好壞直接影響消失職位數字,並因而影響獲聘人數。而零售商準備面對較弱的銷售增幅,自然而然會減少聘人,並因而減少消費力,形成惡性循環。這方面不只由美國僱主那邊傳會裁員中反映,也由放棄尋找職位人數增加至八千一百萬,失業時間一直拉長,平均數由去年3月的二十點八個星期,增至今年3月的三十一點二個星期,同期的中位數由十一點九個星期,增至二十個星期中反映出來。因此,只片面看數據認為經濟復蘇,恐怕理據不足。

整個供應鏈和就業情況如此疲弱,和美國的其他部分又有何關係?明天繼續討論。

dtwchan@yahoo.com

鐵礦石談判的啟示 (刋於2010-4-7信報財經版)

這兩周發生了幾件要事,分類如下:

和商品、基建及貨幣有關:

一)、日本住友和淡水河谷及必和必拓協定鐵礦石加價99.9%,遠期合約由一年議一次改為一季一次。

二)、小型礦商如Ivanhoe熱衷於分拆業務上市。

和美國政府財政有關:

一)、美國政府通過了醫療改革。

二)、美國在前一周(即通過醫改後)短債拍賣依然理想;長債拍賣轉差。

和美國經濟有關:

一)、美國企業擬增加裁員,儘管同期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

二)、美國二月份製造業數據似好實差:當月發貨量減少,尚未付運量和庫存量增加。

和中國經濟及証券市場有關:

一)、上海市最低工資由每月960元上調至1120元;經典通脹勢頭已現。

二)、中國証券市場同時推出融資(Margin Trading - Long)和融券(Margin Trading - Short)業務。

從今天起,未來兩文將詳細探討上述事件表達了什麼。

如果你是大時裝批發店的老闆,一直以來你的生意都是穩步上升類型,客戶都是常客,消費力穩定-既沒有驚喜卻也沒有突發問題,只隨周期上落,除你以外尚有兩家同類大商店,請問你會否突然加價?

恐怕不會,不然則會趕跑熟客,在新客不多以下,得不償失。

暴發新貴任人魚肉

最近兩年來了一批暴發新貴,他們購買力驚人,這兩年都瘋狂購貨,而且買的時候不問價錢,只講數量,甚至經常出現搶貨的跡象。現在你手上有批新貨,你想賺大錢,會怎麼辦?

既然顧客再貴都買,數量不減,當然「有大食大」,加價!

當然,像所有銷售,對於大客多少都要有優惠的。所以對貴賓,你每年和他們議價議量一次,之後讓他們能用同一個價整年購物。而你的客戶由於消費力年年颷升,經常都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因此與其在現貨市場和其他散客搶貨,不如一年講好一次價和消費額更划算。

假設你有水晶球,如果你預見到個客未來三年,只要每件衣服價格不超過1000元,就年年增加20%的購買量,你會如何做?

很明顯,就在來年談判一口氣加價到999.99元,直至第三年後再說。成本假設都是100元一件,則每件賺899.99元。第一年賣100件,賺89,999元;第二年賣120件,賺107,988.8元;第三年賣144件,賺129,598.56元,如此類推。三年內共賺327,596.36元(為簡單起見,暫時不管時間值)。

假使水晶球預示三年後有災難降臨,將令你損失剛好是327,596.36元。你不想白做,但是價格已經衝頂,沒法再增加。你可以怎樣辦?

可以試和該客戶提議:與其每年講一次價,不如每半年講一次,半年採購基數則是50件,每次講完數後你承諾加10%的採購量。每半年講一次,則你只須承受半年的價格風險,比承受一年好。如果半年後有什麼事情發生,你可以壓價啊!

要是這個客戶沒有水晶球,有的只是其對時裝的渴望,乍聽下沒有細想就答應。恭喜你,三年後你過關了。因為你縮短了周期,無形中增加了客戶的總採購量。

拿計算機一算:如果每講一次價,則第一年對方只採購100件。如果半年講一次價,在第一年年終對方採購了50 + 50 x(100 + 10)% = 50 + 55 = 105件。如此類推,第三年年底時,在新合同下對方在三年內採購了386件(四捨五入後),相較舊合同的364件多了22件,因此,總利潤就多了22 x 8,99.99元 = 19,799.78元。

水晶球在手操生死

其實顧客也不一定是笨蛋;這多付的19,799.78元是他的賭本,估計在未來價格將會下跌。只要每季能從對上的價格下跌到1.879%,就已經和舊約打和。以後再多的下跌就有賺。更何況顧客可能已經預知下季或下下季時裝將會大換樣,需求一起縮減。每季一次談判可更早減價兼減量,未嘗無着數。

不過,再倒過來說,由於只有你和另外兩家大商店,而且你們一樣懂得潮流,因此你們可以聯手操控新貨供應量去影響價格。再加上你們連運輸都控制了,令那些從其他小店買貨的顧客找不到運送公司或者需要付出昂貴的運費才拿到貨物,得不償失。尤其是你握有水晶球,知道三年後有災難,因此更可以早一兩季就收縮運作、減低成本、減低供應、托起價格,盡量儲起盈利以應付以後的災難。

此外,最近還有不少小商店邀請你入股、增資,甚至將旗下分店分拆賣給你!你為了做大自己個餅,好讓自己分餅仔時分大些,所以貴點都買。另一方面,小店則盡早套現,準備迎接風暴。

說到這裏,讀者只要把時裝店換成鐵礦石公司,老顧客/常客是日、韓鋼廠,暴發顧客是中國鋼廠,水晶球則正正是日、韓鋼商行會、三大鐵礦石公司及各政府所組成的非官方資訊網絡,貨物就是鐵礦石,潮流就是各方對未來經濟估計,庶幾可以了解鐵礦石談判的來龍去脈了。

那末鐵礦石商的水晶球照出些甚麼呢?

一)、短期對鋼材需求量仍然高企-世界各國仍熱衷於通過政府開支去創造就業,並預期高峰期將臨。

二)、中長期而言,鋼材需求量將會從高峰滑落,因此礦商留下後路方便撤退,也讓已經「入會」的鋼商,如Nippon Steel、Sumitomo、Poso等等也有空間進退(它們是三大股東也)。反正「食到應」的是中國鋼商,對它們有利無害。

三)、鐵礦石商對美元信心缺缺-大幅加價有將美元的風險轉嫁至鋼商身上,而且將賺回來的美元去繼續收購有潛質的礦脈和擁有這些礦脈的小礦商。

四)、除了鐵礦外,「三大」亦積極收購其他礦藏,特別留意「處女地」如外蒙古、哈薩克斯坦等。考慮到和中國邊境接壤及中國的需求,將會合作開採。中國亦可以先透過中投去為那些窮國政府融資,換取優先擁有權,並和三大聯營,穩定雙方的價格和供應量。

dtwchan@yahoo.com

中國無法脫離歐美經濟依賴 (刋於2010-3-31信報財經版)

上星期提到中國的累計入口和累計出口如影隨形,上落很一致,就算把因出口需要入口原材料的因素撇除,依然看到累計入口額和累計消費額上升仍然和累計出口額有關。不過,累計線圖用於看總趨勢頗能把雜音隔離,卻未必容易把不同數據每個月變化的關係聯繫起來。所以請看看2009年中國的入口、出口、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開銷、零售、私人投資、M2和外滙儲備每月數字關係圖【圖一】。


放大圖片

圖一看起來頗為雜亂,但仔細一看,發覺有三組線的形狀頗為相似,第一組是入口、出口和零售;第二組是私人投資和外滙儲備;第三組是M2和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開銷。

零售額與出入口同步

由第一組【圖二】開始看,根本都不用多說,看看每月零售額,與出口額及入口額除了在2月前相差較大外,其餘幾乎是「 同升同跌」的關係,最多零售滯後一個月。仔細點看,會發現事實上出口額的曲線和零售額之間的「 相似」程度更甚於入口和零售的關係:出口約早零售一個月變化。


放大圖片

入口和出口基本同步,雖然有段時間入口和出口差距擴大(入口下跌、出口穩定),但是在這段時間內零售所受的影響不大。縱使把2008年的數據也混合在一起看【圖三】,仍然是出入口領先零售一至二個月。所以很明顯出入口影響個人和企業消費力再進而影響零售(消費)額,這方面又與美國的零售勾在一起,並在標普500指數上先行反映出來。


放大圖片

第二組【圖四】本身無甚特別,私人投資(以所有銀行的總貸款加上中國發售的金融工具)和外滙儲備關聯甚強。這一點看似無甚聯繫,只是圖形巧合而已。不過,再想深一點,在中國,外滙無論是從出口還是海外收入進來,一定要經過外管局和銀行結滙才能在內地變成人民幣作消費或投資用途。


放大圖片

出口與外滙儲備影響

這兩個中間機構都根據政策,透過買賣差價和外滙管制讓這些錢留在金融體系無法外流,並形成金融機構部分的資產基礎,以此為據在借出信貸予民間作投資或消費之用。因此,儘管外滙儲備和出口在圖表上關連不強,但是出口對外滙儲備從根本上來說有相當影響,間接影響民間投資和消費。既然如此,則美國本土消費對中國民間投資也有相當影響。

第三組【圖五】則甚為有趣,以每月的上落所組成的形狀看,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開銷和M2居然一致(尤其打從2009年5月之後),但是總體方向上則是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開銷不斷上升,而M2則持續減少。此二者其實都是由政府控制,也顯示政府本身的思維。投資在前者固然進一步改善中國的生產力,並且通過政府開支創造就業機會。


放大圖片

然而,「錢從哪裏來,在天上掉下來?在樹上生出來?」,說到底還是由稅收、各種收費和外滙管制而來。由於人民幣不是硬貨幣,更不像美元可以「愛印就印」,因此人民幣流通必須要有足夠的資產(流動和非流動都要)來支持。政府投資在長期的固定資產多了,就等於在國內和民間競逐原本有限的資金,在政策影響下,資金必然流向政府而非民間,令到在民間可用的資金增幅不足,變相減弱民間投資和消費的能力。

內需難持續

再者,政府搞基建,一般必然牽涉土地重新規劃和徵用,其溢出效應自會影響發展區土地和物業的價格。此外,由於目前中國政府的政策是通過地方政府和國企體現,前者利用發債手段籌措,後者通過政府合約、銀行(有土地抵押)融資和向全球資本市場集資,結果引起土地、物業和股價狂飆,並引致企業(特別是民企)經營困難。

在利潤減少下,政府尚要減少M2供應以壓抑貨品價格和工資互相追逐所引發通脹的怪局面,這令內需只能逞強於一時(當資產價格高漲時),卻無法真正形成一個持續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一旦重複投資形成浪費,令資產價格大幅調整時)。

如此一來,結果還是要依靠出口賺外滙去維持增長,無法完全脫離對美國和歐洲經濟的依賴。所以美國標普500指數和零售的表現也能夠相當程度反映中國未來的趨勢。投資者可以多加留意這整體趨勢和中國政策上變化去作投資決定。

dtwchan@yahoo.com


金融海嘯預示後石油經濟﹖(刋於2010-3-30信報財經版)

現代經濟能夠出現具備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是以石油作為能源基礎。

石油未出現前,主要能源都是短時間或同一兩代從太陽幅射所轉化的化學能和物理能:無論是運用動物的肌肉力量或是運用儲存在植物的能源,還是受太陽幅射產生的風和水流動的能量。正因為用的是一代以內的能源,所以用了就需要時間重新積累,並大大受制於大自然本身能從太陽轉化能量的能力。

這也令資本累積規模因發展無法超越大自然的效率而受限;信貸規模亦因前景有限而無法大規模擴張;研究的力度亦因無法建立於大量資源而胎死腹中。

存量很大 可盡情運用

石油的出現卻改變了這情況。它是上千萬年,甚至過億年所積累的化學能,由於是預先儲存好的,故此和現在的大自然轉化太陽能,以致其他能源的能力無關,也由於剛被發現存量很大,所以能盡情運用。

換句話說,石油容許經濟的增速不再受現有天然條件限制而大幅發展;又由於這種發展速度帶來巨額的回報,這容許更冒險的借貸和集資條件,也容許更大膽的新技術研究開發。

當然,煤、氣和鈾理論上都是預先儲存好的能源,但是煤運送不便,污染更多;氣尚需液化輸送;鈾則就算撇開其輻射污染不談,存量亦不如石油之多。除此以外,此三者都缺石油一大好處:石油副產品如塑膠、化學肥料、藥品、各種化學劑的低價原材料。

因此,現在石油帶來的危機並不只是環境污染的問題,也不是尋找替代能源的問題,而是整個經濟模式在上次能源革命後又將出現另一次的革命。

現在的替代能源技術,無論是太陽能、風能、水能、植物乙醇等等,都只是將現在的太陽過來的幅射能源,即時轉做電能或者作短期的儲存,但是仍然受制於現在環境的狀況,而不可能像石油般「任用」。而且,以現有的技術而言,這些能源每平方面積土地所能轉化的能源都比不上石油。氫基燃料電池採用水做能源,供應量雖大,但是又爭奪對人類而言更為珍貴的水資源。

一旦缺乏廉價可揮霍的能源,並要轉向和自然環境轉換能力和對空間徵用掛勾的新能源,則現在發展的速度無可避免要慢下來:消費不能像以前旺盛,變相對生產的要求減低。依附在供求關係上的金融和法律等服務亦同樣減少(或和現在的內容不同)。新開發和研究也會在更嚴格/更高的資金成本和機會成本下開展。結果,對未來的發展所帶來的回報及風險,也要重新估計並提高。

屆時,在失去可揮霍能源而前代「遺留」的人口尚多的情況下,自然會採取減少生育來應付(某程度上現在已經發生)。在一代後,自然又會發生產能過高,土地使用率下降等問題,連長遠的土地價格和附帶租值亦會受影響。至於勞動力則比較看到時的科技發展如何——不過,仍會受不用石油這類能源的影響。

重新與黃金白銀掛鈎

理所當然,所有由不用石油而引起的資產價值變化,最終對政府的財政有影響。政府稅收和服務費固然受較慢增長的經濟影響;其他項目如土地收入、發債、以致只依靠信用為根本發行鈔票去應付開銷亦通通受影響。對長遠經濟預期增長減慢,收益減少,同時會令人對政府融資要求更高,甚至失去興趣。政府面對收入減少,卻上代老化人口仍然要受照顧的負擔。

石油經濟的結束反映在債券上,將是長債價格脫離一般孳息曲線規律和中短債現價而逐步攀升。與之同時,長期而言,任何主要靠政府信譽支撑的法幣,都要面對經濟形態改變都會有機會發生信心危機。

屆時不是政府想出辦法應付,就很有可能重新要以黃金及白銀或者其他實物為錨,虛擬經濟重新和實質經濟接軌連動。剛剛發生的金融海嘯其實會否是後石油經濟來臨的前奏?

dtwcha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