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5, 2010

聯儲局控制短息有理 (刋於2010-4-14信報財經版)

昨文提到美國的製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跟職位散失的關係。今天再看看現在零售業數據和國家財政的關係。



請先看圖:1年期短債孳息率(二級市場)和零售業銷售的線性關係:



由圖中可以看到,自從2009年美國聯儲局將其基準息率下調至0-0.25厘以後,1年期的短債孳息率和零售業呈反向關係:孳息愈低,零售數字愈高;反之,孳息愈高,零售數字越低。另外,統計模型顯示此二者有64.92%的關聯,是各種不同債券中最高。其他較高關係的都是以短債為主,分別是:1個月,32.13%;3個月,52.73%;和6個月,55.66%。代表一籃子的債券和聯儲局實際資金成本的聯邦儲備基金利率(FED Fund Rate)都和零售銷售額有47.18%關係。



上述關係背後的理由很直接。債券孳息率低,代表聯邦儲備基金利率處於低水平。即是聯儲局從美國財政部買回來的資產的資金成本更低(正確說是買來的資產折讓更小),等於調低商業銀行向聯儲局拆借的資金成本,變相令銀行更願意借錢出去,從而令消費水平和商業活動都升高。只是,要補充一點:由於採取量化寬鬆措施,因此,美國政府和聯儲局都用更吸引的價錢在二手市場買回債券,變相直接泵錢入各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中。



長息與消費關聯度低

至於長債又如何?用同樣的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卻是關聯度由0.17%-25.3%不等,關係不大。



這個也不難理解。由於消費性開支,除買車外,一般都牽涉短期借錢居多,所以短債孳息對零售銷售改善比長債孳息重要。而零售銷售改善也減少職位散失。所以,無論美國政府還是聯儲局,在2009年時為刺激經濟復蘇,都盡力控制短債孳息,對長債孳息颷升卻是「 闊佬難理」 ,理由就在於此。況且,短債孳息低而長債孳息高,對於通過外貿而賺取成手美元的國家而言會起到替代作用,變相鼓勵他國多買短債而少買長債,短期內能起從他國「 吸水」 的作用,並為弱勢美滙設立下限。拒絕跟從美元下調息口到如此之低者,儘管可通過較高息口吸引資金留下,然而在不景氣下這些都是死錢,借不出去還要乾蝕息。



況且,弱勢經濟卻高息強勢貨幣會令該國更難籌錢開支。對於底子厚、貨幣價格相對其產品/服務內涵值較多折讓的國家而言還可以守一陣子;但是對底子弱的國家會要了她的命。「歐豬五國」就是死在這種情況下。



因此,維持短債孳息高拍賣穩定而放任長債孳息走高,技術上對美國經濟復蘇有利。



輪到醫療改革出場。積極方面,第一,通過了醫改方案後,其他本來被壓在後面的議題,如各種創造就業和改善基礎設施的方案終於排上了議程。雖然對催谷零售市場未必有幫助,但是起碼在奧巴馬第一任期內有助穩定人心,阻止/延緩經濟惡化。第二,如果透過重整醫改可以令政府長期預算開支減低,並且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的話,也有助美國經濟長遠的健康。



醫改有助降低預算開支

但是,有利有弊,姑且把醫改是否有效果撇開不談,改革要落實就會造成政府短期至中期的開支增加,並需要在短期內籌集資金。美國經濟現時仍然疲弱,不大可能加稅和增加各種收費,還是要靠發債籌錢一途。而大量舉債,一來會增加債券供應,讓現價下跌;二來改變市場的預期通脹率,進一步削弱債券的價格,減弱政府籌錢能力;最後令美元更弱,同樣令美國政府更難籌錢,而且更造成入口通脹。再者,美國政府大量舉債卻主要用在醫改和基建上,好處不是在短期內可見,卻可以在短期內和其他市場競逐資金,令真正需要資金的地方卻被抽緊,阻慢了經濟真正復蘇。



4月5日那周的國債拍賣中,無論短債或長債孳息率都自去年8月以來第一次同時上升。造成孳息如此颷升最直接原因就是拍賣規模大,背後帶着市場對美國政府財政的憂慮。在昨晚的拍賣上,三個月和六個月短債的拍賣額比上周輕微下跌,即時令短債孳息下降。很明顯,政府欲維持短債價格在較高水平,以維持一定的貨幣供應,以免消費一下子受影響,進而影響就業。問題是:可以撐多久?



中國股票市場既然開始容許「賭上賭落」 ,在經典通脹來臨、美元長期弱勢下,勢必令無論是公家還是民間炒風更烈。偏偏同時期美國消費能力飄搖,大大削弱中國出口,令不少企業虧蝕。另一方面,工資上漲追不上物價,福利保障嚴重不足,各種資產價格被炒高下,普羅大眾,包括新興的中產階級,實際消費力都被削弱,不利於經濟結構轉型,減少對出口和美債的依賴。中國經濟很有可能在短期更高速增長後面臨大調整,而美國則是不穩定地輕微復蘇。投資者宜多加留意此趨勢。

dtwchan@yahoo.co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