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2, 2009

奧巴馬訪華

奧巴馬訪華是最近一宗大新聞,當中除了顯示出全球政治格局變化外,如果和早前的經濟新聞串聯一起:G20決定不退市;英國可能要加大量寬的力度;澳洲和挪威卻又偏偏加息;中國則收緊二房信貸;美國要求人民幣滙價上升和其眾議院剛通過奧巴馬的醫療改革法案,其實可以千里來龍,總結在美國總統訪華之行上。


促中國支持弱美元
這就是美國要持續弱美元的政策,而且要求中國(和日本)繼續支持的原因。上文提過,美國是否退市要看實際上其聯邦儲備基金的操作而不是只看其基準利率。而從其對上一周的國債買賣來看,儘管出現在拍賣時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國債的孳息都分別比上次上升20和40點子,但隨即在當夜二級市場即時下跌,只約淨升2個點子,並穩定在此。聯邦儲備基金利率從一度接近0.25%,被壓回至今早的0.1%。



奧巴馬說的什麼要做出口大國,還強調什麼「德國能,為什麼美國不能」,恐怕主要還是政治多於經濟因素──始終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只有二成來自工業,真正的經濟命脈還是在佔67.8%的服務業。



再者,美國工人的工資數倍於中國工人,工廠地價或租金亦遠超中國。因此,就算美國真的想搞出口,也不會是中國一向出口的成衣、玩具、家電等等勞力密集的行業。同樣也不會是已經日薄西山的汽車業。奧巴馬的說法是以德國為師,這是一個暗示:高端工業產品。



經濟活動與炒賣不同步
這話題明天會觸及。現在先討論更為根本的事情。美國為了保持經濟不致因缺乏新的貨幣流動而導致房貸和銀行信貸重新收縮,必須繼續投入美元,其實際操作則通過國債的買賣完成。因為有大量的美元流入國際市場,對於各地的貨幣價格上升,同時亦造成各地的資產價格在熱錢流入上飆升,帶起通脹。



但是由於經濟活動其實沒有和炒賣同步,因此無論個人入息和失業率都沒有改善,這樣就形成各國政府最不願意見到的滯脹。對於其通脹較經濟低迷緊張,又或者懼怕其國債在高預期通脹下,失去吸引力而難以籌錢的國家,如澳洲加息以保障政府的融資能力。對於其他經濟低迷的國家如英國,則會繼續甚至加強量化寬鬆,以加強貨幣的流通和信貸。



至於中國則由於其一向以出口導向,主要市場又在美國的關係,其貨幣政策是盯緊人民幣兌美元的滙價。儘管在這三年間人民幣一直有上升,但是其實由2008年開始已經頗為穩定在1美元兌6.83至6.84的範圍內。



因此,一旦美元供應量增加,為維持人民幣的滙率穩定亦需要跟着提高其供應。【圖一】和【圖二】分別顯示了美國和中國的至今年M1和M2這兩類的貨幣供應。無論是M1和M2兩者都是節節上升,而且在M2人民幣的上升速度比美元更快更穩定。



如果計算M2的美元和人民幣的比率,則由年初的6.0241,上升至9月份的7.0250。雖然這並不是滙率,但是明顯地廣義貨幣的供應上中國比美國更「勇」 ,因而也造就了早一陣子股樓兩熱的局面。



借投資移民「洩洪」
可是,同樣地在整體經濟活動和股樓炒賣活動脫節的情況下,中國無法通過直接加息去控制炒賣風,但是又由於本身資本賬不開放的關係,不容易出入,結果才出現借投資移民去「洩洪」的現象。



這些情景不只是香港人感受到,連其他各國都看到。很自然地他們也就打中國錢的主意。他們既希望中國的熱錢能投入到他們的國家,甚至連其資金的主人也一併到訪,甚至居留,同時促進投資(機) 和消費。



與此同時,他們也希望中國政府繼續印銀紙,並多開放其國內的項目讓他們能從中賺錢,這兩點正好和弱美元政策扣在一起,明天續談。
dtwchan@yahoo.com

No comments: